低碳飲食低是什麼?

『低碳飲食』簡單來說,就是吃那些「沒那麼多碳水」的食物。低碳飲食可以幫助減重、改善血糖問題,但不是適合所有人的萬能解方。

低碳飲食雖然有些副作用,但只要正確調整,既能吃得飽又能瘦,一舉多得!

 

低碳水食物

 低碳飲食菜單推薦食材

 

文章目錄

  1. 美味又營養的低碳飲食菜單推薦
  2. 早餐含低碳水化合物食譜
  3. 低碳飲食的 5 大秘訣
  4. 低碳飲食適合所有人嗎?
  5. 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方法
  6. 富含高碳水的食物有哪些?
  7. 低碳飲食副作用有哪些? 
  1. 低糖碳水食物是什麼?
  2. 無糖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3. 低碳水化合物零食有哪些?
  4. 無糖碳水飲食指南
  1. 碳水化合物的定義是什麼?
  2. 碳水化合物是澱粉嗎?
  3. 碳水化合物種類有哪些? 
  4. 碳水化合物功能有哪些?
  1. 碳水化合物減少對體重的影響有哪些?減碳水真的會變瘦嗎?
  2. 如何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聰明吃才不會胖!
  3. 不吃碳水會怎樣嗎?碳水真的要戒掉嗎?
  1. 如何挑選低碳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
  2. 高蛋白低碳水飲食:讓你邊瘦邊壯
  3.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飲食順序:吃對順序,效果更佳

 

低碳飲食的食物有哪些?

 

先來了解一下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低碳食物,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吧!
 

  1. 肉類與海鮮:牛肉、雞肉、魚類,這些都是低碳飲食的好夥伴,吃起來超有飽足感,還能補充蛋白質。

     

  2. 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空心菜,這些綠色朋友既健康又低碳,吃了還能幫助消化。

     

  3. 蛋與乳製品:雞蛋、起司、優格等食品富含蛋白質與健康脂肪,碳水含量低。

     

  4. 堅果與種子:想吃零食但不想胖?試試杏仁、核桃或奇亞籽,吃得爽又不怕血糖飆升。

     

  5. 健康油脂:橄欖油、酪梨、椰子油都是低碳飲食的神助攻,能讓你的料理更香更健康。

 

美味又營養的低碳飲食菜單推薦

 

 

試試看這樣的低碳菜單吧!既有飽足感,又不會讓你攝入過多的碳水:

 

早餐酪梨雞蛋沙拉,配上一杯無糖黑咖啡,簡單又有活力。
低碳飲食菜單早餐
午餐烤雞胸肉搭配花椰菜飯,再加一盤蒜炒菠菜,既飽足又健康。
低碳飲食菜單午餐
晚餐香煎鮭魚搭配蒸綠花椰,拌點橄欖油沙拉,輕鬆無負擔。
低碳飲食菜單晚餐
點心一把杏仁或核桃,搭配一顆水煮蛋、一點無糖優格,低碳又解饞。
低碳飲食菜單點心
低碳飲食菜單推薦

 

早餐含低碳水化合物食譜

 

對於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早餐可說是開啟一天最重要的一餐,自己動手做更健康喔!

 

  1. 酪梨炒蛋:簡單快手,將酪梨切片,與雞蛋一起炒,再搭配一些沙拉菜。

  2. 雞蛋捲:用蛋做成捲,裡面可以放些菠菜、番茄,再撒點起司,熱量低又好吃。

     

  3. 蛋白煎餅:用蛋白加一點椰子粉煎成薄餅,配上藍莓或無糖優格,低碳又美味。

     

  4. 雞蛋火腿沙拉:煮熟雞蛋,加入低脂火腿和一點橄欖油,快速解決早餐。

     

  5. 優格水果碗:選擇無糖優格,搭配一點藍莓或草莓,簡單營養又不會吃太多碳水。

 

低碳飲食的 5 大秘訣指南

 

  1. 別把米飯當主角:

    減少白飯和麵條的份量,多加點蔬菜和蛋白質。飯不一定要吃很多,飽感可以來自其他地方!

     

  2. 善用健康脂肪:

    多用橄欖油、酪梨油,讓你在減少碳水的同時,還能吃得滿足。

     

  3. 早餐換蛋白質:

    早餐不一定要吃麵包牛奶,可以來份煎蛋加酪梨,飽足感更強,還不會一早血糖衝太高。

     

  4. 少喝含糖飲料,保持水分:

    手搖杯的糖量可是驚人的,改喝無糖茶、黑咖啡,對減碳效果立竿見影!低碳飲食可能會加快代謝,記得多喝水,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5. 選擇低 GI 食物:

    GI 值(Glycemic Index) 即「升糖指數」,食物的 GI 數值越大,表示越容易讓血糖上升。盡量選擇那些血糖上升速度比較慢的食物,像是豆類和粗糧,這樣你不會吃完就想睡。


     

低碳飲食適合所有人嗎?

 

低碳飲食看起來很神奇,但其實不適合每個人喔!例如:

 

  1. 孕婦:懷孕時需要各種營養,低碳飲食可能讓妳攝取不足。

  2. 運動員:如果你是常常需要爆發力或長時間運動的人,低碳可能會讓你能量不夠,跑沒幾步就累了。

  3. 糖尿病患者:有些糖尿病患者適合低碳,但這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亂搞反而危險。

 

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方法

 

要做到低碳飲食,其實有一些小技巧:

 

  1. 減少主食份量:飯少一點沒關係,多吃些蔬菜和蛋白質,營養滿滿。

     

  2. 選擇好油:用橄欖油、椰子油來炒菜,不僅健康,還能增加飽足感。

     

  3. 不吃精製糖:甜點、糖果這些高糖分食物,能不吃就不吃,替代品可以選擇水果,但要適量。

     

  4. 多吃纖維:蔬菜、堅果中的纖維可以幫助你消化,避免減少碳水後造成便秘問題。

     

  5. 計算攝取量:別過度減少碳水,一天保持50克左右就能維持健康和能量平衡。

 

【 家家生醫 | 健康保健新知:延伸閱讀 】

膳食纖維食物全指南:多吃青菜就夠了嗎!?你要的是健康飲食必備 10 種高纖維食物!

 

 

 

富含高碳水的食物有哪些?

 

說到碳水化合物,這可是我們台灣人吃飯的靈魂!你應該很熟悉以下這些高碳水的好朋友們:

 

米飯、麵條、麵包

這些就是大家每天都吃的基本款,沒它們,很多人可能連飯都吃不下吧!

馬鈴薯、玉米

煎、炒、炸隨你選,薯條和玉米濃湯可是快樂的來源,卻也是滿滿的碳水炸彈。

甜點與糖果

下午茶怎麼少得了珍奶和蛋糕?但這些糖分可是直接衝上天的。

水果

雖然香蕉、葡萄、芒果看起來很健康,但它們其實是碳水化合物的小秘密武器,果糖可是實打實的碳水呢!

高碳水食物表

 

低碳飲食副作用有哪些?

 

低碳飲食有好處,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在剛開始的時候:

 

  1. 頭暈和疲倦:因為減少碳水,身體可能一時適應不過來,會覺得很疲累。

     

  2. 情緒不穩:沒有碳水的時候,腦袋可能會有點轉不過來,情緒也會變得暴躁一點。

     

  3. 口氣變重:有些人會出現「酮症口臭」,這是因為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會釋放酮體,導致口氣有點異味。

     

  4. 便秘:如果纖維攝取不足,低碳飲食有可能讓你排便變困難。

 

【 家家生醫 | 健康保健新知:延伸閱讀 】

便秘怎麼辦?解析 2 大便秘原因,教你 5 大招 + 4 大食物重點,腸腸只留營養不宿便!

 

低糖或無糖碳水食物,對減糖飲食有幫助嗎?

 

大家是不是常聽到「少吃糖,才會瘦」這句話?沒錯,減糖已經是現代人的健康口號了!但是,不吃糖或低糖真的那麼簡單嗎?

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碳水化合物,因為很多人不知道,碳水進入身體後會轉化成葡萄糖(就是糖啊!)。

所以,低糖或無糖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於減糖飲食可是有幫助的。

選擇低糖或無糖的碳水食物可以減少身體的糖分攝取量,避免血糖飆升。這樣不僅能穩定體重,還能預防血糖波動引起的疲倦、飢餓感和暴食。

要知道,低糖飲食不只是「不吃甜食」這麼簡單,它還涉及到你吃的碳水化合物種類和攝取量!

 

低糖碳水食物是什麼?

 

低糖碳水化合物食物,就是那些吃了不會讓你血糖飆升到月球的食物。

這些食物通常含有較低的葡萄糖轉化量,讓你能享受食物的美味同時,不用擔心血糖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上下波動。

以下幾個低糖碳水食物的例子:

 

全穀物

燕麥、糙米

這些「原型」的穀物含有更多的纖維,不會讓血糖瞬間衝上天。

豆類

紅豆、綠豆、黑豆等

豆類碳水含量相對較低,纖維多,消化慢,不容易一下子讓你感到餓。

蔬菜

花椰菜、菠菜

這類的綠葉蔬菜,既低糖又低碳水,隨便吃也不怕胖!

低糖碳水食物表

 

無糖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無糖碳水化合物,乍聽好像有點矛盾,對吧?簡單來說,無糖碳水食物是指那些不含精製糖或天然糖分的碳水化合物。

這類食物通常富含纖維、蛋白質或脂肪,對於控制血糖非常有幫助。

 

綠葉蔬菜

花椰菜、菠菜、甘藍等

這些東西你怎麼吃,糖分都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蛋白質來源

雞蛋、瘦肉、海鮮

這些本來就是碳水含量極低甚至接近零的食物。

健康脂肪

酪梨、橄欖油

這些好油,既讓你飽又不會讓血糖升高。

無糖碳水化合物表

 

這些無糖碳水化合物食物能讓你吃得飽足、營養均衡,但又不必擔心糖分攝取過多。

 

低碳水化合物零食有哪些?

 

想找些低碳水化合物零食來吃,卻不想每次吃都罪惡感滿滿?

沒問題,以下幾種零食就是專為你準備的:

 

堅果

杏仁、核桃

這些富含健康脂肪的堅果,不僅飽足感十足,

而且碳水含量極低,還很方便攜帶。

無糖優格

無糖優格、亞麻籽、奇亞籽

無糖優格加一點亞麻籽或奇亞籽,口感滑順,又不會讓你血糖飆升。

肉乾

無添加糖牛肉乾、雞肉乾

找一些無添加糖的牛肉乾或雞肉乾,既是高蛋白又低碳,超適合解嘴饞。

生菜捲肉

萵苣、雞肉、火腿、起司

用萵苣包裹一點雞肉或火腿,加上一點起司,

這樣的小捲餅低碳又健康,還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

低碳水化合物零食表

 

 

無糖碳水飲食指南

 

要執行無糖碳水化合物飲食,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以下是幾個實用的小建議,讓你在減糖的路上更輕鬆:

 

  1. 讀標籤:

    買包裝食品時,記得仔細看成分表。有些「無糖」食品其實裡面藏著很多你想不到的碳水化合物。

     

  2. 多吃全食物:

    少吃加工食品,多選擇天然食材,比如肉類、魚類、蔬菜、堅果等,這樣就不會不小心吃到隱藏的糖分。

     

  3. 穩定血糖:

    選擇那些能慢慢消化的食物,像全穀物、豆類和纖維豐富的蔬菜,這樣你可以保持飽足感,避免餓得快。

     

  4. 避免精製碳水:

    像白米、白麵包、甜點這類東西,雖然美味,但其實都是精製碳水,容易讓你血糖一下子衝太高。

     

  5. 善用替代品:

    喜歡吃甜的但又怕糖?試試天然代糖如赤藻糖醇或甜菊糖,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會對血糖產生太大影響。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碳水化合物的定義?吃飯不只是填肚子!

 

基本上,碳水化合物就是我們每天吃飯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

這些「碳水」主要就是由碳、氫、氧組成的化合物,你可以想像它像是食物中的「電池」,幫我們保持動力,讓我們有力氣跑步、上班,甚至吃更多飯!

不管你愛吃飯、麵、麵包還是甜點,這些都包含了碳水化合物,這些就是你的能量補給站。


 

碳水化合物是澱粉嗎?吃澱粉就是吃碳水?

 

「欸,吃碳水不就是吃澱粉嗎?」這是很多人常問的問題。澱粉確實是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但碳水的家族成員可不只有澱粉這一位!

簡單來說,碳水化合物可以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澱粉,就是屬於多糖這個大家族的。而且,像水果裡的葡萄糖、果糖這些單糖、雙糖也都是碳水喔,

所以吃水果也是在吃碳水,只不過跟吃白飯、麵包比起來,這種碳水吸收更快。


 

碳水化合物種類有哪些?一口氣搞懂三大類

 

碳水化合物其實分成三種,不要再說「碳水就是澱粉」啦!

來,我們好好分一分:

單糖

這是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像葡萄糖、果糖這類單糖,吸收超快,吃完立刻能提供你能量。

水果、蜂蜜、蔬果汁裡面就有很多單糖,怪不得一吃水果就覺得精神百倍!

葡萄糖水果(如葡萄、橙子)、蔬菜、蜂蜜。
果糖水果(如蘋果、梨、芒果)、蜂蜜、部分蔬果汁。
半乳糖

常見於乳製品,如牛奶和乳酪。

雙糖

這類碳水需要身體稍微努力一下,把它們分解成單糖才能吸收。

蔗糖(就是我們平常喝的飲料裡的糖)、乳糖(牛奶裡的糖)都屬於雙糖。

蔗糖白砂糖、紅糖、甜點、糖果和含糖飲料。
乳糖牛奶、奶酪、優格等乳製品。
麥芽糖發芽穀物、啤酒、麥芽糖漿、部分麥片和能量棒。
多糖

這才是大家常說的澱粉啦!多糖是由一堆單糖組成的長鏈,像米飯、麵條、馬鈴薯這些,就是「碳水大戶」。

吃完後要慢慢消化,給你持續的能量,保證你撐一整天不餓。

澱粉馬鈴薯、玉米、米飯、麵包、麵食、麥片和豆類。
纖維素全穀物(如糙米、燕麥)、蔬菜(如西蘭花、菠菜、胡蘿蔔)、水果的皮(如蘋果皮、梨皮)。
糖原儲存在動物的肝臟和肌肉中,並非直接來自食物,但肉類(尤其是肝臟)含有微量糖原。
碳水化合物種類

 

碳水化合物功能有哪些?原來碳水這麼神奇

 

吃碳水到底有什麼好處?其實碳水化合物不只是在給我們飽足感,還有很多功能呢:

 

  1. 提供能量:

    這是碳水最主要的功用。當你吃下碳水,身體會把它轉換成葡萄糖,成為我們的「燃料」。大腦、肌肉都靠它維持運作,沒碳水就像車子沒油一樣,開不動啊!

     

  2. 儲存能量:

    當你吃了太多碳水,沒立刻用完的那些,會變成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裡,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這就是為什麼吃完一大碗飯還能撐好幾個小時不餓。

     

  3. 保護肌肉:

    你以為不吃碳水就能瘦?其實啊,當你不吃碳水時,身體反而會開始消耗肌肉來提供能量。所以該吃的碳水還是要吃,不然練的肌肉都白費了。

     

  4. 促進腸胃健康:

    碳水裡的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讓你排便更順暢。那些全穀物和蔬菜水果裡的纖維都是很好的碳水來源,讓你吃得健康又開心。

 

【 家家生醫 | 健康保健新知:延伸閱讀 】

益生菌好處有哪些?益生菌 4 大好處與 3 大攝取要點,吃對方法才有效!你吃對了嗎?

 

碳水化合物與健康影響

 

碳水化合物減少對體重的影響有哪些?減碳水真的會變瘦嗎?

 

好啦,先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減碳水」對體重的影響。很多人一聽到「少吃碳水」,腦袋裡立刻浮現:「哇,這樣會不會變瘦啊?」答案是——有可能!

當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身體會開始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這就是為什麼低碳水飲食法(如生酮飲食、Atkins 飲食)常被拿來當減肥神器。

不過,剛開始體重掉得快,是因為水分被代謝掉了(糖原存儲的時候會帶水),這叫「水重」。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體重迅速下降,這不完全是脂肪,而是水分的流失,別一開始瘦兩公斤就嗨,後面還得靠長期的飲食調整來穩定減脂啊!

 

【 家家生醫 | 健康保健新知:延伸閱讀 】

4大【體脂肪計算】方法,馬上知道你的飲食減重計畫到底有沒有效!

 

如何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聰明吃才不會胖!

 

想控制碳水攝入,不用搞得太複雜,其實有幾招簡單的訣竅:

 

  1. 選擇全穀物和高纖維食物:

    想吃飯又怕胖?那就試試糙米、全麥麵包吧!這些全穀物纖維多,飽足感強,還不會讓血糖衝得太快。

     

  2. 減少精製糖:

    甜點、手搖杯要少喝少吃啦!不然減肥計畫分分鐘破功。糖分超多的食物會讓你血糖像坐雲霄飛車一樣,這可是對減肥非常不利的!

     

  3. 控制份量:

    別一吃就是一大碗飯,可以用拳頭大小當作一餐碳水攝取的標準,這樣不會讓身體一下子負荷太重。

     

  4. 加多蛋白質和蔬菜:

    把重心放在蔬菜和蛋白質上,它們不僅能夠增加飽足感,還能幫助穩定血糖,讓你不會餐後昏昏欲睡。

 

不吃碳水會怎樣嗎?碳水真的要戒掉嗎?

 

有些人覺得:「不吃碳水我肯定瘦超快!」但其實這樣搞真的有點危險。不吃碳水的話,身體會進入「飢餓模式」,它會拼命保留脂肪,反而更難瘦。

而且,沒有碳水的支持,身體會缺乏快速能量來源,讓你覺得整天無精打采,身體轉而燃燒蛋白質來獲取能量,導致肌肉流失,影響體力和代謝。

另外,大腦可是超愛碳水的,因為它靠葡萄糖來運轉,少了碳水,大腦可能會不靈光,讓你情緒不穩、頭昏腦脹。

還有,不吃富含纖維的碳水食物,像是全穀物和蔬菜,可能會導致便秘,腸胃不順暢,這就更難受了。

 

生酮與低碳飲食差別在哪?

 

生酮和低碳飲食,這兩個詞聽起來好像有點像,很多人也會搞混,但其實它們就像表兄弟一樣,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簡單來說,低碳飲食就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而生酮飲食則是「極端版」的低碳飲食,不僅要減少碳水,還要大量吃脂肪,讓身體進入「酮症狀態」。

 

  1. 低碳飲食:

    吃少一點碳水,但不用完全放棄。你還是可以吃點全穀物、蔬菜和水果,重點是要減少精製碳水,像白飯、麵包那些。

     

  2. 生酮飲食:

    這就有點硬核了,碳水化合物幾乎要減到每天 20 ~ 50 克,基本上等於不吃米飯、麵條。取而代之的是脂肪和蛋白質,例如牛油、椰子油、酪梨、肉類等,目的是讓身體停止靠糖分供能,轉而靠燃燒脂肪(也就是酮體)來提供能量。

 

簡單來說,低碳飲食適合那些想要控制體重、穩定血糖的人,而生酮飲食則更適合想快速減脂的人。不過生酮飲食挑戰更大,也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酮飲食與碳水化合物

 

說到生酮飲食與碳水化合物,簡單粗暴一句話:幾乎不吃!

在生酮飲食裡,碳水化合物是「敵人」,吃太多的碳水會讓你的身體沒辦法進入酮症狀態,整個飲食策略就失效了。

那麼生酮飲食到底能吃多少碳水呢?

 

  • 生酮飲食的碳水攝取量通常控制在每天 20 ~ 50 克,這大概相當於一個蘋果或兩片全麥吐司的碳水量。所以,不管你有多愛吃飯、麵、甜點,在生酮飲食裡,這些都得非常克制。

 

但是,完全不吃碳水也不現實,畢竟很多蔬菜、堅果和乳製品裡還是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所以在生酮飲食裡,重點是挑選那些低碳水的食物,讓你能夠享受美食,又不會破壞酮症狀態。

 

生酮飲食能吃哪些碳水化合物?

 

那麼問題來了,生酮飲食到底能吃哪些碳水化合物?

別擔心,還是有一些食物可以放進你的生酮餐單裡,讓你吃得健康又滿足。

 

  1. 葉菜類蔬菜:

    像是菠菜、花椰菜、萵苣這些綠葉蔬菜都是低碳水的好選擇,既能讓你補充纖維,還不會影響酮症狀態。

     

  2. 莓果類:

    如果真的嘴饞想吃點水果,建議選擇藍莓、草莓、覆盆子這些低糖分的水果,適量吃也不會打亂你的生酮計畫。

     

  3. 堅果與種子:

    杏仁、核桃、奇亞籽、亞麻籽等這類堅果與種子,含有豐富的脂肪和纖維,碳水含量低,但還是要注意攝取量,因為吃太多也會累積碳水攝取量。

     

  4. 乳製品:

    像是奶油、奶酪和高脂鮮奶油,這些乳製品脂肪含量高,但碳水低,也是生酮飲食中的好夥伴。

     

  5. 代糖:

    如果想喝點飲料又怕糖分,可以選擇使用赤藻糖醇或甜菊糖這些天然代糖,能滿足你的口腹之欲,但不會增加碳水攝取量。

 

生酮飲食的重點就是低碳水、高脂肪。只要控制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讓身體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你就能體驗到生酮飲食帶來的健康好處!

不過,這樣的飲食方式也不是適合所有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調整,並且建議在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喔!

 

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之間的關係

 

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到底什麼關係?

 

大家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像飯、麵、麵包這些好吃的東西,吃進肚子裡就變成身體的能量來源。

但其實碳水家族裡還有個「隱藏高手」叫做膳食纖維,它雖然也是碳水的一部分,但和那些會變成糖的碳水完全不同。

膳食纖維不會被我們的消化系統分解,它是一種「低調的英雄」,默默地幫助我們的腸道順暢運作。

你可能會問:「膳食纖維到底厲害在哪裡?」簡單說,它就像是腸胃的「清道夫」,幫助食物順利通過消化系統,還能防止便秘,讓你每天排便順暢,日子過得輕鬆自在。

想要補充膳食纖維,其實很簡單,像是:

 

  • 全穀物:燕麥、糙米、全麥麵包

  • 豆類:紅豆、綠豆、黑豆

  • 蔬菜水果:地瓜、蘋果、花椰菜

 

每天吃點這些食物,保證你的腸胃感謝你。


 

碳水化合物與消化健康:好壞參半?

 

當我們談到碳水化合物與消化健康的關係,真的是一體兩面。有些碳水像膳食纖維一樣是消化系統的好朋友,但有些碳水,尤其是精製碳水,則可能讓你的腸胃不太開心。

 

好的碳水化合物

 

像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對於消化健康是超級有幫助的。

膳食纖維不僅能刺激腸道蠕動,還能幫助腸道裡的好菌成長,保持消化道的良好環境。這樣一來,消化健康就有保障,便秘、脹氣什麼的都遠離你。

 

壞的碳水化合物

 

相反的,像白米飯、白麵條、蛋糕這類的精製碳水,纖維含量很低,吃太多不但容易讓血糖飆升,還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出問題。

過量的精製碳水會讓你有脹氣、不消化等不適感,有時還會讓你覺得身體「卡卡的」,上廁所不順暢,肚子悶悶的。

 

怎麼讓碳水更健康?

 

如果你是個「碳水愛好者」,但又想要顧好消化健康,記得選擇「好碳水」。多吃全穀物,少吃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這樣不僅能穩定血糖,還能讓你的腸胃更健康。

加上膳食纖維的功勞,你的消化系統會變得像「高速公路」一樣通暢無阻。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這對好搭檔,在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選對碳水,不僅能提供能量,還能照顧到消化健康。

下次吃飯時,不妨給自己多添點膳食纖維,讓你的腸胃輕鬆又健康,生活品質瞬間大提升!

 

碳水化合物計算與攝入控制

 

如何計算碳水化合物:超簡單教學,不用數學天才!

 

計算碳水化合物這件事,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其實不需要當數學天才也能輕鬆搞定!

畢竟我們只想知道,今天吃這一口飯、這一塊麵包,到底攝取了多少碳水。計算碳水化合物的關鍵在於「每餐的總攝取量」。

一般來說,我們的日常飲食裡,碳水化合物大多來自飯、麵、麵包、還有一些水果和甜點。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看食物包裝的營養標示,上面會寫出每份食物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這個數字就是我們要計算的基礎啦!

舉個例子:

假設你今天吃了一碗白飯,碳水化合物大約有 45 克。再加上一杯珍奶,碳水含量也差不多在 35 克。

這樣一餐下來,你的碳水攝取量就已經超過 80 克了!

記得,如果是吃那些沒有包裝的食物(比如米飯、蔬菜),你可以上網查一查常見食物的碳水含量,像是:

 

  • 一碗白飯(約一碗半碗):45 克碳水

  • 一片吐司:15 克碳水

  • 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25 克碳水

     

搞清楚這些數字後,計算起來也就沒那麼困難了。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必餓肚子也能瘦!

 

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用像在「地獄模式」一樣完全戒掉飯、麵、甜點。畢竟,吃飯是一種享受嘛,完全不吃碳水誰受得了?關鍵在於適量,而不是全拒絕。

怎麼做呢?以下幾個小撇步:

 

  1. 減量而非斷掉:

    想吃白飯,OK!但別吃到一整碗,減到半碗,再加點蔬菜和蛋白質,這樣不僅能控制碳水,還更營養均衡。想吃麵也是同理,份量減半,加一點豆腐或肉類,口感更豐富又飽足。

     

  2. 多選擇全穀物:

    換掉白米飯,改吃糙米或全麥麵包。全穀物不僅碳水含量低,還有更多膳食纖維,讓你吃了不容易餓,還能幫助消化,兩全其美!

     

  3. 挑對零食:

    不要再猛吃洋芋片、蛋糕這些碳水炸彈了!選擇一些堅果、無糖優格這類低碳水的小零食,嘴饞時可以輕鬆滿足,又不怕血糖飆升。

     

  4. 搭配運動:

    控制碳水攝取量的同時,記得也要多動一動。運動能幫助你消耗多餘的碳水化合物,還能加快代謝,雙管齊下,讓體重控制變得更輕鬆。

     

  5. 專注低碳食物:

    增加蔬菜、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攝取比例,比如雞蛋、魚、酪梨、堅果,這些東西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保持飽足感。這樣你會發現,減少碳水攝取後其實肚子還是很滿足,甚至不容易感到餓。

 

計算碳水化合物其實一點都不難,了解常見食物的碳水含量,稍微動動腦筋就能搞定。

而控制碳水攝取量更不需要挨餓受苦,利用一點小技巧和習慣調整,讓你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輕鬆達到健康目標。

吃得好、動得多,碳水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還能減肥成功,何樂不為呢?

 

健身人士如何管理碳水化合物攝入

 

運動前後碳水化合物攝取策略:讓你運動不累、恢復更快!

 

大家都知道,運動要有效果,不光是看你怎麼動、動多久,還要看你吃什麼,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可不能忽視。

這些「碳水兄弟」不只是給你能量的來源,還能幫助你更快恢復肌肉,讓你下一次運動時依然充滿幹勁。

 

運動前:碳水是燃料

 

運動前吃碳水,就像給你的身體灌滿「汽油」,幫你跑得更遠、舉得更重。

重點是,你不需要吃到像去自助餐那樣一大盤飯,適量就好。運動前的碳水攝取,重點在讓身體有足夠能量來應付即將到來的挑戰。

 

  • 簡單碳水(運動前 30 分鐘~ 1 小時):

    像是香蕉、優格或一片吐司。這些容易消化的碳水能迅速轉化為能量,讓你在運動時不會突然「熄火」。

     

  • 複合碳水(運動前 2 ~ 3 小時):

    全麥麵包、糙米或燕麥粥。這些食物能提供持久能量,讓你在長時間運動中也不容易感到疲累。

     

 

運動後:碳水是恢復高手

 

運動完,你可能只想躺在沙發上什麼都不做,但這時候身體可忙著「修復」。

這時的碳水化合物不僅能幫助補充用掉的糖原(就是你的「能量庫」),還能加速肌肉恢復,讓你明天醒來不會全身痠痛。

 

  • 運動後 30 分鐘內吃點碳水,配合一點蛋白質,是最理想的恢復餐。

    可以來個水果沙拉加雞胸肉,或是一杯奶昔加一點堅果,輕鬆又有效。


 

碳水化合物與肌肉增長:好兄弟幫助你的增肌計畫

 

如果你想增肌,光靠蛋白質可不夠,碳水化合物也是你的「增肌小幫手」!

為什麼?因為碳水能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讓你在健身房能有更好的表現,推更多次、舉更重。當你攝取足夠的碳水時,身體會儲存糖原,這些糖原就是你訓練時的能量來源。

如果你碳水攝取不夠,訓練時可能沒辦法發揮 100 % 的力氣,還有可能導致肌肉消耗,這樣你的增肌計畫可能會變成「減肌」計畫,得不償失。

吃碳水的好處,當你的身體有充足的糖原,你在訓練後就不會那麼快感到疲憊,還能保護你的肌肉不被「燒掉」。

 

增肌時吃什麼碳水?

 

複合碳水化合物是增肌期間的最佳選擇,例如糙米、地瓜、燕麥等,不僅能穩定釋放能量,還富含纖維,有助於消化健康。

訓練後的碳水,喝杯香蕉奶昔或者來碗燕麥粥,都能幫助肌肉恢復並補充糖原庫存。


 

健身餐中的碳水化合物:吃對碳水,效果事半功倍

 

很多人說,健身餐不就是雞胸肉加菜嗎?其實碳水化合物也是健身餐裡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健身增肌,碳水絕對不是壞東西,只要選對種類和量,反而能提升你的運動表現和增肌效果。

 

健身餐的碳水好夥伴

 

  • 糙米:相比白米,糙米含有更多膳食纖維,能穩定釋放能量,是健身餐裡面很棒的碳水來源。

     

  • 地瓜:地瓜是「健身圈」的寵兒,不僅美味,還有豐富的營養素,能提供持久的能量來源。

     

  • 燕麥:早餐來一碗燕麥粥,讓你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來面對早晨的訓練,這絕對是健身達人的愛。

     

  • 蔬菜:像花椰菜、菠菜這些蔬菜,雖然碳水含量低,但它們富含纖維和維生素,對你的消化系統和恢復過程都有益處。
     

運動前後的碳水攝取策略就像加油一樣,幫助你在訓練時能量滿滿,訓練後迅速恢復。

而對於增肌的朋友來說,碳水和蛋白質一樣重要,它們能確保你的肌肉不會被耗損,反而在運動後更加結實。

最後,健身餐裡的碳水更是不可或缺,選擇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讓你吃得有力氣、練得有成果!

 

低碳飲食和蛋白質哪個更重要?

 

有時候,低碳飲食和蛋白質會讓人搞不清楚頭緒:這兩者到底哪個更重要?

其實,這就像在問你喜歡咖啡還是奶茶一樣,答案通常取決於你的目標和需求。不過,別擔心,我們來解開這個謎團!

 

  • 低碳飲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你控制體重、穩定血糖,甚至改善一些健康指標。當你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身體會開始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這樣可以讓你減少脂肪囤積,達到瘦身效果。

     

  • 蛋白質則是肌肉增長的「基石」。不管你是不是在進行健身訓練,蛋白質都能幫助你修復肌肉、增強免疫系統,還能讓你感到更飽足,避免過度進食。

     

所以說,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那低碳飲食可能會更關鍵;但如果你想要增肌或維持肌肉量,那麼蛋白質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理想的狀態下,其實這兩者是可以完美結合的,讓你既能瘦身,又能健身,雙贏!

 

如何挑選低碳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

 

如果你決定要走低碳飲食這條路,那麼挑選合適的蛋白質來源就變得特別重要了!這裡有一些小秘訣,讓你在低碳飲食的路上也能輕鬆獲取足夠的蛋白質:

 

  1. 肉類和魚類:

     

    • 雞胸肉、牛肉和豬肉都是超棒的選擇,這些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會額外增加碳水化合物。

    • 魚類,像是鮭魚、鱈魚,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還富含健康的脂肪,讓你吃得更健康。

       

       

  2. 乳製品:

     

    • 希臘優格和低脂牛奶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並且低碳水化合物。這些乳製品能夠讓你輕鬆補充蛋白質,不會影響你的低碳飲食計劃。

       

       

  3. 蛋類:

     

    • 雞蛋是營養全面的好選擇,蛋白質含量高,且碳水化合物含量幾乎為零。你可以用它來做各種美味的菜肴,像是水煮蛋、煎蛋等。

       

       

  4. 豆類(低碳選擇):

     

    • 雖然有些豆類(像黑豆、紅豆)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但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提供蛋白質,又不會增加太多碳水。

       

 

高蛋白低碳水飲食:讓你邊瘦邊壯

 

高蛋白低碳水飲食這個組合,簡直是現代健身達人的最愛。

這種飲食方式不僅能幫助你減少脂肪,還能保持或增加肌肉量,讓你的身材更具線條感。

 

  • 早餐:來一碗低碳水的希臘優格,加上一些莓果,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碳水能讓你一早就充滿活力。

     

  • 午餐:一份雞胸肉沙拉,搭配新鮮的綠葉蔬菜,既能提供高蛋白,又能低碳水,讓你整個下午都充滿能量。

     

  • 晚餐:一份煎鮭魚,配上烤地瓜和一些蒸蔬菜,這樣的高蛋白低碳水餐單不僅美味,還能讓你在健身後快速恢復。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飲食順序:吃對順序,效果更佳

 

如果你想要真正掌握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飲食順序,那就要了解怎麼搭配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1. 運動前:

    選擇低碳水的蛋白質來源,這樣能確保你在運動時有充足的能量。比如吃點雞胸肉或一顆雞蛋,能讓你的肌肉在運動過程中得到支持。

     

  2. 運動後:

    這時候你需要快速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例如喝一杯乳清蛋白奶昔,搭配一點水果,能快速恢復能量,幫助肌肉修復。

     

  3. 日常餐單:

    全天的飲食中,將蛋白質放在餐單的重點,碳水化合物則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比如早餐和午餐可以多補充蛋白質,晚餐時再選擇適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樣能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態。

 

低碳飲食和蛋白質這兩者各有千秋,但要根據你的目標來選擇重點。如果你想要控制體重,低碳飲食可能更關鍵;而如果你追求肌肉增長,蛋白質絕對不可或缺。

挑選適合的蛋白質來源,搭配高蛋白低碳水飲食,掌握飲食順序,讓你在健身的路上更快見效,效果更佳!


別再糾結「吃碳水會胖」,適量攝取才是王道!

碳水化合物其實是我們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夥伴,重點是吃對、吃好。不管是單糖、雙糖還是多糖,它們都各有各的好處。

下次面對那碗白飯或一杯甜飲,不要再糾結「吃碳水會胖」了,適量攝取才是王道!當然啦,天天吃過量甜食,那就真的變「甜」胖啦!

碳水要吃,但要會吃!減碳水化合物是可以幫助你控制體重的好方法,但千萬別走極端,完全不吃碳水可不是好主意。

學會選擇好的碳水來源,像是全穀物、蔬菜,再搭配蛋白質,才是長久健康的飲食習慣。

記得,減重不是一蹴而就的,少吃點碳水,不用擔心吃不飽,反而可以幫你輕鬆達到目標,身體還會更健康!

低糖或無糖的碳水食物絕對能幫助你在減糖的路上順利前進,不僅能控制血糖,還能穩定體重。

 

家家生醫專業建議可以試試『孅纖塑益生凍』,這是家家生醫與中山附醫營養科主任林杏純,攜手研發出最新的益生菌酵素果凍——《孅孅塑益生凍》,

裡面含有多達 300 億的益生菌植物乳酸菌以及 66 種蔬果酵素精華。這 66 種蔬果酵素精華,裡面含有高纖食物:芭樂、馬鈴薯、香菇、地瓜、菠菜、甜橙、葡萄柚……等。

這款《孅孅塑益生凍》方便攜帶的大小,平常出門上班、逛街、旅遊,都可以放在包包裡不占空間,想吃的時候隨手一拿就可以吃,即時補充平常沒有攝取到的益生菌以及蔬果酵素精華,

孅孅塑益生凍》吃起來就像葡萄果凍一樣微甜不膩口,還能增加飽足感,日常生活中嘴饞時的最佳夥伴!

如果覺得單吃太無聊,還有許多自製創意吃法,比如把這個酵素果凍冰到冷凍庫,再拿出來吃就像果凍冰沙一樣的口感,夏天吃冰冰涼涼的超消暑!

或是擠碎加點氣泡水一起喝,喝起來就像市面上熱門的果凍飲,邊喝邊嚼就把所有的益生菌、酵素精華吃進肚子裡!

掌握低糖和無糖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挑選對的食物,你不但能吃得滿足,還能輕鬆減糖,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別讓自己太過壓抑,偶爾適量享受也是生活的小確幸嘛!

現在就來看看孅孅塑益生凍吧 → 立即改善孅孅塑益生凍

 

中山附醫營養科林杏純主任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低碳飲食 愛護地球守護健康

 

波茲數位創意 BAZZ Design & Digital Media